鄉愁,是一隻小小的糉子  (下)

糉子放高身鍋子,鹹肉糉四角玲瓏,豆沙糉如金字塔,白色棉繩繫著,透著細緻的手藝。糉子不易得,一個吃過讚好,口碑便在華僑圈子不脛而走。有些要多點綠豆,有些要加火腿,只要預訂,一一加料製作。「回家除了裹糉烚糉,還要管孩子哩,不然他們只玩手機。」提携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感,熊熊如烚糉的柴火,熬成香氣,是糉香,也似是臘梅香。

製作糉子,可真不容易,那回憶湧上心間。糉葉修長,不可折斷,要烚一番,好像要除澀味;裹糉用鹹水草,得剪段。餡料呀,羅列桌上,糯米、肥豬肉、花生、鹹蛋黃、綠豆…,都是家鄉慣用的。裹完再烚,出動了乾淨的火水罐才放得下幾十隻糉,還要烚上一夜。廚房徹夜燈火通明,水氣氤氳,擔心火力把水抽乾,夜半得起來添點水。姑婆與母親忙作一團,後來姑婆去世,母親獨力支撐,終於有一年過勞入院,從此不再縷縷糉香了。

異鄉謀生,餐風宿露,裹糉烚糉賣糉。而糉子,餡料好,手藝好,真能觸動鄉愁,溫暖愁腸,安慰客心。鄉愁,是一隻小小的糉子。

二0二三年四月

( 已刊明報月刊 明月灣區2023年6月號 )

鄉愁,是一隻小小的糉子  (上)

巴黎十三區位於城南,唐人區自成一隅,負隅營生。酒樓小館縱橫交錯,招徠了四方賓客;巨型超市薈萃各省食材,華洋顧客紛至沓來。酒樓與超市相倚共生發揮了連鎖效應,加上附設停車場,於是車馬不絕,成爲旺地。茂木的枝柯總有小鳥來棲息,大樹的樹根常有小動物來依傍,無牌小販尋人氣覓駐點便來擺賣了,久之亦成風景。

 嫁作巴黎婦的好友對門前賣糉小販份外有情,一踏在路上就説起她,竟似説起故人。嗯,未見糉子,已覺香飄。「她從廣州來,離婚了,帶著三個兒子,就靠賣糉,已在十三區買了一層樓。」這背後又是一段《尋找他鄉的故事》了。從廣州而巴黎,機緣一線所牽吧,安家置業,定有一番掙扎。我好想凝神細看這女子。

這兒並無唐人街常見的門樓牌坊,然而招牌都用繁體字所寫,優雅得體地融入當地建築群。酒樓入口見小販四五,其一穿淺褐色及膝大衣,高挑苗條。「阿娟!」阿娟容貌姣好,廣東口音帶著鄉音,很會招呼客人,流露出做買賣的靈活身段。

二0二三年四月

( 已刊明報月刊 明月灣區2023年6月號 )

白露筍與Crepe(下)

(Crepe 的 e 應加一頂三角帽子 )

長街數十家都以Crepe為主打,可見這種食物深受歡迎。我們五人倚窗而坐,玻璃映照,光影徘徊。法國餐館,不論大小,幾乎無不雅緻,樑柱、壁燈、掛畫、椅桌、檯布…組合而成氛圍,食物籠罩其中,另有滋味。Crepe是薄餅,源自法國西北布列塔尼區(Bretagne,那兒土地瘦瘠,麥子歉收,農民唯有用麥子磨粉做餅,後來居然成爲遐邇知名的美食。餅分鹹甜兩類,甜的黃,鹹的卻黑黑的,皆因餅皮用黑麥子做。餅是圓的,這食店把鹹餅四邊撐起,再合攏,如花瓣圍抱花蕊,餅底便由圓變方,簡直一尊黑色立體雕塑,非常現代感地奉客,我看得傻了眼。搓粉成皮的功力真不賴,怎能拿捏得讓餅皮挺立呢?傳統上吃Crepe會佐以蘋果酒,於是美酒一樽,有了酒興,就更快活了。小店實惠,五個鹹餅兩個甜餅,酒一樽,咖啡兩杯,結賬不過八十餘歐元。

「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」,我醺醺然了。

0二三年四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5月1日)

白露筍與Crepe (上)

(Crepe 的 e 應加一頂三角帽子 )

白露筍,那麽名貴的食材,在香港難得一嘗。有回長輩賜宴半島酒店,恰在春天,我點了白露筍配魚,忘了是石斑還是鱸魚了,總之碟子上真正主角是白露筍。

巴黎墟市裏,白露筍立在晨光裏,給木箱子盛著,鮮嫩欲滴,似是從田裏收割下來不久。白露筍產於春季,點題般點出春意初臨,寒冬漸去。售價大約每支一歐元,買一個橙也是這價錢,以巴黎消費之高便不算貴了。欣然買了一扎,朋友授以法式煮法及吃法,原來隔水清蒸,見肉質呈半透明即表示已熟,再蘸以沙律醬。清而爽,甜而脆,果然是蔬菜中之極品,加上其色如玉,素白通透,自有繫人心處。

齒頰留香,固然美事,若有良朋爲伴環境為襯就更愜意了。那天遊罷楓丹白露宮(法文原義是美麗的泉水,中譯乃出自徐志摩手筆。拿破侖在此擺下寶座,日暮途窮終於在小會議廳簽了退位書,最後在門前馬鞍形樓梯揮淚別同袍),天色向晚,汽車越過森林,但見樹木井然,呀,跟我心目中的森林完全不同。歷史風雲猶縈繞宮内,一時間未及消化;豐功偉績只留下嘆息,倉促間難以細味。轉瞬間楓丹白露宮已落在車塵之後,四輪載我們直奔十四區,上燈了,更為食肆添了燈影迷離的情調。

0二三年四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5月1日)

《人間喜劇》掠眼前──訪巴爾札克故居(下)

銅像畫像裏的巴氏,看來不似溫文爾雅的書生,卻流露狂氣。他並未按父母心願從事法律,可是大學時代曾在訴訟行及公証行實習,無意間讓他在法律糾纏裏觀察到複雜的人性錯綜的關係,這些都化爲日後豐富的題材。他的小小書桌背光,窗戶從後面把光迎入,他每天伏案竟達十多小時。手稿修改得很多,大刀闊斧,書本加厚,成本大增,有時甚至惹惱了出版商。陳列品中較爲奢侈者是一根鑲了半寶石的手杖。玻璃櫃裏無數木刻把他筆下的衆生栩栩如生地浮現,一時間眼花繚亂;神遊其間,〈高老頭〉〈歐也妮•葛朗台〉〈攪水女人〉一一眼前掠過。

失意之時,他把書房裏拿破倫塑像的劍鞘來刻字,刻上:「他用劍未完成的事業,我要用筆來完成。」豪氣雄邁,迫人而來,呀,斗室怎困得了飛揚的壯志?

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月日)

《人間喜劇》掠眼前──訪巴爾札克故居(上)

 巴爾札克乃法國現實主義的小説家,半百年壽而小説近百,合爲《人間喜劇》,傅雷翻譯了十多本,造就了中法一段文字因緣。他的故居在巴黎城西十六區,我們從塞納河邊出發,曲曲折折探尋文豪的足印。石子鋪得小路古意盎然,恍惚所踏的不止是古道更是沉澱了的歲月。路長巷窄,見牆上石碑寫此乃Passy與D’Auteuil分界,一墩未經雕琢態甚原始的石頭爲證;界分楚漢,大概曾現紛爭。

步過故居後門,但見扇扇墨綠色木窗緊閉,連二百年前的靈感也關起來了。當年書房墨浪洶湧,作家以勤奮得近乎自虐的拼勁來寫下了二千四百個人物。

日影已斜,俯瞰故居,但見房子小小,跟雨果大宅比真有雲泥之別。巴爾札克早期寫作營商俱敗,成名後一有錢就揮霍,負債纍纍,一個一個情婦都替他還債,錢債難填,只怕風流債更難償。不過,入場券倒是免費,靠紀念品店、茶座及政府資助生存吧。升降機載客往下直達庭院,紫花一叢叢使院子添了嬌媚。

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月日)

趁墟在巴黎(下)

我暗暗訝異,一個墟一個露天市集,居然弄得頗有樣兒。墟市既固定又不固定,相隔數天才一次,到了中午就收檔,萬一下雨就無法開檔,經營時間實在不長,因何規模那麽整飭?陳列櫃玻璃擦得亮亮的,肉類海鮮攤檔的底座都有冰櫃,熟食如西班牙海鮮炒飯也給爐火溫著,一切都給人整齊衛生的感覺。唯有整齊衛生,顧客才放心購買,亦是營商之道。即煮、保鮮、保暖,出動的種種裝置都非常重,偏偏要頻密地從此墟到那墟,想是借助於機械性的搬運工具了。資本雄厚的超市林立,流動的有牌小販能據地求生,一定有其實力。

出於懷舊情意結吧,加上露天購物有一種自在的情趣,墟市頗受歡迎。客舍一箭之地有墟市,那片空地立著銅鑄小噴泉,周圍種樹,三月的樹椏點點新綠。藍天下,樹影間,墟市燈火通明,我拉著手推車,用異鄉人的眼光從容瀏覽,靜觀地道民生。物價因俄烏戰事而騰貴,升幅可驚。小販跟顧客交易,言語眼神動作都互動,充滿人氣。趁墟吧,飲食文化跟人情世態於舊墟隱隱浮動。

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3月日)

趁墟在巴黎(上)

趁墟這活動,中國農村古已有之。每隔若干天就有墟期,聚在一處買賣,那地方便成墟,《儒林外史》中〈范進中舉〉就寫范進抱住一隻鷄去墟裏賣。人類發展模式可謂大同小異,民間供求自然衍生為買賣,巴黎至今仍有墟期。不論市區郊區都預留一片空地為墟,一到墟期,天還未亮,就架起金屬支架,撐起帳篷,蔬菜水果、豬牛羊雞、魚蝦生蠔帶子青口,果仁杏脯橄欖無花果,色色俱備。論新鮮或勝超市一籌,論價廉卻未可一概而論,這跟香港差不多了。

且看,羊腿鷄髀橫陳,肉腸血腸(法國人甚愛)吊起,大塊鮮肉給繩子綑得結實,聞到肉腥,也恍惚聞到肉香四溢,電動刀子不費勁就切得邊緣滑溜,而胃腸暖了,心也暖融融了。十多隻大肥鷄在壁櫥型烤爐的橫杆上轉,熱力和肉香並至。芝士圓墩墩厚實實,品種與發酵不同,各自散發香氣,塗麵包佐餐酒都交融。還有花卉盤栽、地毯、古董,更有維修古董家具的攤子,嗯,沒有這些,也不似巴黎了。法國人、黑人、阿拉伯人,墟裏各賣各的。

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3月日)

聖堂踏浪塞納河(下)

坐平底船漫遊塞納河是旅行團的指定動作,古雅建築倒影在瀲灧清波,贏得幾許青睞多少外匯。平底船是法國重要的交通工具,不止接載遊客,更發揮了内河航運的優勢,其運載量大,成本低,安全快捷。我曾見過運沙船悠悠然前進,倘由貨車來運沙肯定不那麽輕鬆。

如今,這艘建造於一九一九年的平底船,已於一九三五年改建為宗教空間。駕駛艙本位於船頭,不再揚帆了,便移到船中間,見證昔日運煤的辛勤歲月。圓形船窗對稱地開在近頂位置,高高的讓日月來相照。羅盤記錄當年航程,模型船陳列玻璃櫃内,還有望遠鏡、號角跟船錨,一一訴説往事。十字架、聖人畫像與木雕,象徵此船改裝後的使命。今昔對比,高懸並列,神遊其間,足可緬懷。小聖堂陳設毫不含糊,祭壇、繪畫聖像的彩色玻璃窗、壁畫、木雕等,氣象莊嚴。有別於其他聖堂,其成立就是要借船來服務船民,故此聖樂常奏,廚設船上,書報不缺,還有兩艘船停泊在側,讓無依者得到棲身。

塞納河清流不斷,風光無限,又因這聖堂踏浪其上,照顧水上人家,於是旖旎中更添美善。八十八年來,這艘船上聖堂,實而不華,在濤聲裏低吟仁愛,在浮動裏蕩漾中居然堅如磐石。水上聖母,宛在水中央,袍裾下襬揚起波浪紋,呼應了不絕的海風不驚的波瀾,一直庇蔭著奔波的蒼生。

  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3月27日)

聖堂踏浪塞納河(上)

聖堂而宛在水中者,法國只得一座,戛戛乎立於碧波,長長一艘白色平底船,船頭寫「JE SERS」,即英文I serve之意,又髹上藍色十字架,浮在河畔。那兒恰是塞納河(Seine)與慧思河(l’Oise)交匯之處,離塞納河入海僅三十公里。從船側仰望,見山上也有聖堂,巍峨聳峙,暖黃燈火遠遠透著,與依傍水湄窄窄扁扁的白船遙遙相對。法國在二世紀已奉天主教為國教,故有「教會之長女」之稱,大城小鎮,處處可見聖堂尖尖的塔頂。正值周末傍晚,山上巨石砌成的軒昂,河上纖維合成的輕盈,同時輕叩鐘聲,召喚信衆。那麽幸運,我這遠客無心插柳就在嚴寒下登船望彌撒。

下了舟楫,步入船艙,檀香輕輕飄來,彌撒已近尾聲。我們放輕腳步,悄悄推開木門,躡手躡腳坐於後排,無意專訪卻又誠意參與。彌撒完成後忽然唱起生日歌,原來是神父壽辰,亦是巧遇。

 二0二三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3年3月27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