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頭小吃香猶在(下)

一些食物早已消失街頭,如臭豆腐,我從未吃過,可是油鑊氣泡冒起,滾油吱吱地響的景象宛在眼前耳際。紅泥炭爐烤魷魚,香氣傳得最遠,偏又湮沒已久,後來我在超市買魷魚乾,當然風味無存,而我的胃可能是貪吃魷魚吃壞了。煎釀三寶、紅豆沙已升格為酒樓點心,車仔麵、及第粥、艇仔粥、油炸鬼、豬腸粉、鍋貼、生煎包、煎餃,甚至鷄蛋仔都移進小食店。可幸炒栗子、烤番薯仍星星點點在嚴寒季節溫暖人間,安慰隆冬趕路的行人。

幸好展櫃裏滿眼美食,提醒了我,讓我領悟到自己的童年其實算得上吃得不錯了。街頭美食洋洋大觀,豐富得不讓五星酒店自助餐專美,價錢則相當親民、貼地、實惠,普羅大衆都有能力幫襯,備嘗滋味,得享口福。我這窮孩子在袋裏有五角時,可以買一碗用大面盤煮的碗仔翅,然後不顧儀態就站在路旁,吃下熱氣騰騰的B貨魚翅。就是沒錢,也故意在木頭車之間繞過,聞聞住家廚房所不及的濃香,聽聽賣牛雜的用剪刀敲打爐邊以廣招徠,那一片市聲,那糅合蒸煎炸熏熬而成的一片香氣,原來那麽體貼地滋潤了我的童年。

二0二四年三月

( 已刊大公報大公園 2024年3月13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