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臨中大 (一)

三月中旬,清早回到母校中文大學,校車載我到山腰,即大學本部,我在圖書館下車。圖書館於我意義特別,數年前為展覽而在六樓特藏部工作,前後幾乎有一年之長,有幸朝夕浸淫於故園,延續了夢一樣的大學年華。

此刻佇立圖書館外,太重的濕氣添了春寒,仍早的天色一片灰濛,望向大埔公路,但見山嵐朝霧,迷漫了山外的遠山。霧,輕而柔,看了心情也會輕而柔。中大春色,就是那麽輕柔,輕柔得叫人心都軟了。

不太遠處卻見萬綠叢中,一樹獨自艷紅,劉鶚《老殘遊記》這樣描寫大明湖:「青的靛青,綠的碧綠,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。」恰恰可以描寫眼前景色,然而艷紅的並非丹楓,乃木棉。以火紅的色彩亮相以英雄的姿勢挺立,以烈焰的溫度盛放,其他樹木全都成爲配角,成爲襯托的底色。

近在眼前的杜鵑,叢叢簇簇,錯落在山坡草地,矮矮灌木把姹紫嫣紅都付與春光。宮粉羊蹄甲,樹身修長,花朵嫩白輕紅,而不俗。兩種花樹,交錯而立,高下相間,同時開花,一粉嫩如出水,無比溫柔;一濃麗如施鉛,紅紫爛漫,恰成絕配。花樹盛放,鑼鼓無聲,輕輕揭起了春之幔幕。